当前位置:首页>>检察要闻
检察要闻
【聚焦两会】六安各县区“一把手”,“十四五”瞄准这些目标
时间:2021-02-06  作者:  新闻来源: 【字号: | |

图片

2021年是“十四五”的开局之年

也是开启新阶段现代化幸福六安建设新征程的一年

六安各县区的“一把手”们

带来了豪气满满的“出征誓言”

让我们一起期待吧

霍邱县委副书记、县长段贤柱

奋力开创

新阶段现代化幸福美好霍邱建设新局面

图片

“十四五”开启了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、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。“十四五”时期,霍邱县将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,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,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,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,实施农业稳县、工业富县、生态立县、文明育县四项战略,推进新型工业化、新型城镇化、农业现代化、信息化四化同步,锐意拼搏,砥砺奋进,奋力开创新阶段现代化幸福美好霍邱建设新局面。

“十四五”时期,重点紧扣五个方面的发展。

一是紧扣创新发展,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。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,重点发展铁基新材料产业集群,聚力打造千亿级霍邱经济开发区、双百亿级合肥高新区霍邱现代产业园和长集农产品精深加工、冯井资源循环化利用、扈胡绿色重化工3个百亿级产业园“1+1+3”产业集聚平台。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认真实施现代服务业培育工程。

二是紧扣协调发展,形成城乡统筹新格局。坚持走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。聚焦现代化中等城市目标,着力打造“滨水之都·皖西钢城”。按照“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”的总要求,全面推进、分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。实现乡乡通二级公路。防灾减灾救灾体系不断健全。县域发展基础全面改善。

三是紧扣绿色发展,建设美丽宜居新家园。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,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霍邱。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。创建国家级森林乡村、省级森林村庄30个以上。广泛开展绿色生活行动,强力推进节能减排,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深入人心。

四是紧扣开放发展,拓展合作共赢新空间。扩大开放合作,与沪苏浙全方位对标对接,更加主动、更大力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和合肥都市圈。探索推进新业态、新模式招商,更大规模、更高质量地承接产业转移。培育优势出口企业,鼓励开拓国际市场,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。

五是紧扣共享发展,创造幸福美好新生活。推动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。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,鼓励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,提升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能力。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,维护社会安定和谐。

2021年是 “十四五”开局之年,重点做好五个方面工作。

一是聚焦“1+1+3”,做强工业骨骼。经济开发区力促宝武集团新材料产业园、六钢集团技改系列项目落地建设,新引进超亿元项目15个以上;合肥高新区霍邱现代产业园加快实施电子信息产业园等项目,新引进超亿元项目15个以上;长集现代农业示范区推动百食轩二期等项目投产,新引进超亿元项目5个以上;扈胡绿色重化工产业园力争规划获批实施;冯井资源循环化利用产业园进一步提升园区承载能力。全县新开工超亿元工业项目25个以上。

二是聚焦乡村振兴,建设美丽城乡。深入实施农业特色产业“138+N”工程,积极创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,稻渔综合种养面积发展到70万亩以上,保持粮食总产全省第一位次。持续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,提高乡村治理水平,积极培育文明乡风。提升城市功能品位,让城市更具人气、更添活力。纵深推进城乡一体化文明创建。

三是聚焦项目投资,增强发展后劲。推深做实“精重促”行动,新列入市重点项目70个以上。用足用好促进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政策红利,加快引进一批补链延链强链项目,全年到位境内引资110亿元以上,新引进超亿元项目38个以上。

四是聚焦生态环保,保护绿水青山。积极争创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。深入开展“天空蓝”“河湖清”“国土净”行动。坚决遏制耕地“非农化”、防止“非粮化”,坚决遏制违法违规占地建房。积极开展节约型机关、绿色企业、绿色矿山等创建活动。

五是聚焦幸福指数,增进民生福祉。注重财力向民生倾斜,精心实施好各项民生工程。统筹发展教育、科技、文化体育、医疗卫生等各项事业,坚守安全生产、信访维稳等工作底线,维护社会和谐稳定。

金寨县委副书记、县长汪冬

持之以恒稳脱贫促振兴

确保“十四五”开好局起好步

2021年是现代化建设进程第一年,也是“十四五”开局之年。我们将紧紧围绕市委、市政府安排部署,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,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,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合六经济走廊,扎实做好“六稳”工作,全面落实“六保”任务,聚力推进乡村振兴,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,奋力实现“十四五”良好开局,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。

为实现上述目标,今年金寨县将重点抓好八个方面工作。

坚持不懈促振兴。坚持“四个不摘”,优化帮扶措施,继续派驻驻村工作队,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。加快发展特色产业,提升“谷库岭园”四大平台,促进农产品初加工及精深加工,新认证“三品一标”农产品10个。实施乡村建设行动,加强5G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,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。

全力以赴抓项目。牢固树立“投资为纲、项目为王”理念,实施重点项目100个以上。创新产融结合招商新模式,全力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,力争引进亿元项目55个、新开工亿元项目 20个,完成重点项目投资超150亿元。

积树造林强工业。实施工业“积树造林”工程,深化“四送一服”,全面落实惠企政策,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0家,亿元企业突破25家,规模工业产值超135亿元、增长12%,力争新增高新、战新企业8家、10家。

多措并举活三产。大力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,打造长三角高品质红色旅游示范基地,力争全年接待游客1300万人次、综合收入50亿元。适应消费升级需求,充分挖掘乡村消费潜力,新增限上商贸企业15家。实施“互联网+”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,积极开拓多元出口市场。

高点规划建新城。加快编制国土空间规划,启动东部新城详规编制和城市设计,统筹抓好梅山老城、江店新区和经济开发区建设,努力提升县城功能品质,促进“产城一体、以产兴城、以城促产”,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。

不遗余力抓改革。将全面深化改革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,坚持向改革要动力、向创新要活力,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、推进财税金融改革、加快社会事业改革、完善行政体制改革,持续激发发展动能。

坚守底线严保护。牢牢守住生态保护红线、环境质量底线、资源利用上线,创建“两山”理论实践创新基地。完成“三线一单”编制,推进生态红线勘界定标和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。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,严格落实长江十年禁渔措施。积极探索绿色发展路径,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。

民生为本增福祉。常态化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。倾力保障民计民生,强化财政民生导向,注重实施普惠性、基础性、兜底性民生事业,紧紧依靠人民、不断造福人民,全力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。

霍山县委副书记、县长张守锐

大力实施“六县战略”

奋力打造“三区三地”

争当大别山区现代化建设排头兵

图片

“十四五”时期,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合六经济走廊建设机遇,锚定新坐标、开启新征程,大力实施“生态立县、工业富县、旅游兴县、人才强县、开放活县、文明育县”六县战略,奋力打造“三区三地”,推动霍山更高质量绿色发展,争当大别山区现代化建设排头兵。

一是重扛工业大旗,打造新兴产业集聚区。围绕高端装备、生态食品、中医药大健康三大主导产业,实施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行动,扎实开展开发区创新发展“五大行动”,全力创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,奋力重返全省第一方阵。

二是践行“两山”理念,打造绿色发展先行区。推进“两山”理论实践创新基地建设,加快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,擦亮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金字招牌,全力争当大别山革命老区高质量绿色发展模范生。

三是全面有效衔接,打造乡村振兴样板区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,招引培育头部企业,提质壮大霍山石斛、霍山黄茶等优势产业,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。实施乡村建设行动,接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。

四是紧盯撤县设市,打造产城融合新居地。坚持“多规合一”,按照“修规划、优环境、提品质、宜人居”的基本思路,加强智慧城市建设,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功能,推动城乡融合发展,全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。

五是坚持创新驱动,打造老区开放新高地。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持续优化营商环境,不断开拓“双招双引”工作新局面。坚持人才第一资源,出台一揽子创新支持政策,助力企业创新创业,全力建设首批省创新型县。

六是筑牢民生底线,打造美好生活新福地。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倾力办好各项民生实事,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,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。

2021年,我们将扎实做好“六稳”工作、全面落实“六保”任务,聚力五个方面狠抓落实,确保“十四五”开好局、起好步,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。

一是聚力创新快转型。坚持创新驱动,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步伐,推动经济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。积极推进省级战新基地建设,壮大大别山生态食品特色产业集群,加快推进迎驾春风美酒小镇、应流“退城进园”、霍山石斛产业园等项目。

二是聚力项目强支撑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,大力实施“延强补”招商工程,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、集聚能力强、延伸配套好的支柱型项目。深化“四督四保”,全力配合六庆铁路建设,推进皖鄂绿色通道综合路网工程、宣商高速、蓝城桃李春风国际康养小镇等项目。

三是聚力建管提品质。坚持系统观念,强化规划引领,统筹推进区域联动发展,构建城市空间新格局。推进城区道路、管网、停车场等公共设施建设,加快“城市大脑”建设,强化网格化管理,不断提升城市内涵品质。

四是聚力产业促振兴。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,做大做强乡村振兴公司,加快西山药库等田园综合体建设。开展全域旅游“品牌提升年”行动,推进大别山主峰景区索道、六万情峡等项目,推广“霍货有名”“本草霍膳”等特色品牌,完成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。

五是聚力民生增福祉。持续加大投入,办好民生实事,促进就业创业,完善社会保障,优化公共服务,持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,筑牢生命健康安全防线。

舒城县委副书记、县长张秀萍

全面挺进全省“第一方阵”

奋力谱写舒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

图片

“十三五”时期和刚刚过去的2020年,在市委、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舒城县成功应对各种风险挑战,攻坚克难,砥砺前行。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亿元大关,财政收入突破30亿元,增长17.9%(增速位居全市第一、全省第一),城乡居民收入22402元,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81.5亿元,逼近500亿元。在经济社会取得跨越式发展的同时,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,2020年舒城人民顺利圆了高铁梦,高质量打赢了脱贫攻坚战。

下一步,尤其是“十四五”时期,舒城将紧扣“一体化”和“高质量”两个关键词,围绕“链上合肥、融入长三角、进入全省第一方阵”的发展思路,力争到2025年,地区生产总值实现500亿元,财政收入达到50亿元。培育2个300亿元产业,20家10亿级企业,5家本土上市公司,打造一个千亿级国家级开发区,社会各项事业进步繁荣,人民生活幸福安康,为建设新阶段现代化幸福六安贡献舒城更多的力量。

具体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重点工作。

一是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。巩固拓展脱贫成果,加快发展现代农业,实施乡村建设行动。

二是壮大实体经济实力。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强县,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,持续优化营商环境,帮助企业纾困解难。

三是着力提振内需市场。持续扩大有效投资,全面激活消费市场,推进乡村旅游、红色旅游发展,构建“旅游+”“+旅游”新业态,加速旅游消费市场回暖。

四是提升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。强化规划管控,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,加强城市管理,重视推进省级园林县城创建工作。

五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。开展污染防治攻坚,强化生态保护和修复,全力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。

六是不断提升改革创新开放水平。推进重点领域改革,增强创新驱动能力,围绕产业链打造人才链,进一步提升招商引资水平,做优做强开发区平台,全面提升开发区发展质量。

七是着力提升民生保障水平。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,办好人民满意教育,推进文化繁荣发展,加快健康舒城建设,扎实办好民生实事。

八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。加快社会治理和治安体系建设,建立应急管理信息化支撑体系,促进军民融合发展,积极争创新一轮“安徽省双拥模范县”。

九是持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。锻造政治过硬的优良品格,筑牢依法行政的工作理念,激励担当作为的实干精神,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。

金安区委副书记、区长霍绍斌

奋力开创

金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

图片

“十四五“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,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、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。国家支持特殊地区振兴发展、长三角区域一体化、合六经济走廊建设等发展战略在我区形成多重叠加效应。全区上下务必增强时不我待、只争朝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,抢抓机遇、奋发有为,推动“十四五”全区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,人均指标前移新位次,质量效益实现新跨越,奋力开创金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。

未来五年,金安区政府将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坚持高质量发展,坚持改革创新,以加快追赶、跨越式发展为主题,大力实施工业强区、新型城镇化、旅游兴区、乡村振兴和双招双引战略,努力打造合六一体化发展先行区,合六经济走廊新兴产业集聚地,长三角特色农产品供应基地,全国知名的休闲体育旅游目的地。

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:

1、综合实力取得更大突破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%以上,突破500亿元、冲刺600亿元;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;一二三产年均增速分别达到3%、15%、11%;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2%以上,突破45亿元、冲刺50亿元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%以上,为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。

2、转型发展取得更大成果。持续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营商环境显著提升。现代产业体系不断优化,三次产业比重调整到8:40:52,产业体系更趋协调。传统优势产业加快提升,新产业新业态引领作用显著增强,二产增加值实现倍增。创新投入进一步加大,创新能力有效提升,全区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2.5%以上,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、生产性服务业占比大幅提高,发展内生动力持续增强。

3、城乡建设取得更大进展。合六一体化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,新型城镇化迈出新步伐,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果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,加快老旧小区改造、棚户区改造和社区建设。推进六安新城有序拓展和外围组团建设,形成“产城融合、产城共建”发展格局。推动乡镇特色化发展,乡镇综合服务功能、产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,到2025年,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%。

4、生态建设取得更大进步。践行“两山”理念,大力发展循环经济、低碳经济,加快推进重点园区循环化改造,节能减排主要指标全面完成省、市要求,环境整体质量保持全省领先。绿化面积进一步扩大,林木覆盖率达到37%。人居环境显著提升,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。

5、民生福祉取得更大提升。城乡居民持续增收,城镇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%和9%左右。实现更加充分、更高质量就业,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,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,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,脱贫攻坚成果更加巩固,社会治安环境更加清朗,政府公共服务更加高效,社会民生发展主要指标赶超全省平均水平。

裕安区委副书记、区长王仲儒

“七个着力”推动高质量发展

图片

2021年,裕安区将围绕做好“六稳”工作、落实“六保”任务,坚定“创新发展、绿色振兴”,推进“一心两轴、多极增长”,大力实施“四区战略”,努力打造“一城三地”,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。重点从七个方面着力:


着力加快制造强区。深入实施“积树造林”工程,加快产业链接、企业集群,力争全年落地开工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30个、投产15个以上。进一步完善高新区总体规划和产业规划,完成对高新区赋能减负,建成运营高新区商务中心。大力推进招商引企、招商引园、招商引智,深入实施返乡创业工程,加大丁集婚纱、固镇羽绒等特色小镇建设。

着力实施创新驱动。深化与中科院安徽工研院、合肥创新院合作成果转化和科创企业孵化,依托六安双创中心推进校企院企合作,力争共建企业技术创新中心2—3家。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加速成长行动,持续推进企业家培育工程,深入实施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扶持计划。坚持以创促建,力争国家级高新区创建取得阶段性进展。

着力推进乡村振兴。落实过渡期内“四个不摘”要求,进一步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,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。深入实施“五个一批”“138+N”工程,加快推进固镇农产品加工集聚区、顺河奶牛特色产业区建设,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。全面推进美丽镇村建设,不断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成果,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。

着力深化绿色发展。严格“三线一单”管控,深化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。启动独山5A景区和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,重点打造“四条旅游线路、五大特色板块”。全面完成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,培育壮大电商经营主体,力争特色农产品上行销售额达25.8亿元。

着力补齐基础短板。大力推进“两治三改”、“两补一化”,推进国贸大厦等一批城市功能性项目实施,建成城南新区路网。力争完成裕安大道跨铁桥、S330毛岔河至龙井沟道路、裕安第二自来水厂等项目建设,推进西汲河及东淠河治理等重点水利工程实施和农村电网改造升级。

着力抓好改革开放。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,持续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深入推进“互联网+政务服务”。积极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,努力融入“五个区块链接”,全面推进“四个链接合肥”。常态化开展“四送一服”,扎实推进“纾困行动”,限期落实“四项清单”,真心实意为企业排忧解难。

着力发展安全和民生改善。严厉打击新型网络犯罪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,强化群众住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,抓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。完成十二中新建、解放路三小扩建等义务段学校建设,新建、改扩建11所幼儿园。实施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“百千万”工程,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。精心组织实施33项民生工程,加快社区康养中心等项目实施,切实提升民生福祉。

迈好第一步,见到新气象。“十四五”开局之年,在市委、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裕安区将知重负重、苦干实干,同心同德、不懈奋斗,争取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,为加快新阶段现代化幸福六安建设再做新贡献!

叶集区委书记赵珞

为实现经济强、百姓富、生态美的

幸福叶集而不懈奋斗

图片

2021年是“十四五”规划的开局起步之年,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,做好2021年的工作意义尤为重大。叶集区将全面落实省两会和市两会决策部署,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,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,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,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,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,统筹发展和安全,持续实施五大发展行动,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合肥都市圈建设进程。

抢抓市委市政府“抓叶集、聚特色、树产城”重大发展机遇,凝心聚力、一心一意抓好“12345”工程。“1”就是聚焦打造皖豫边界特色城区“一个定位”;“2”就是突出百年家居和千亿化工“两大产业”;“3”就是建强G312国道发展轴、史河干渠绿色振兴经济带、中心城区“三大平台”;“4”就是实施区域一体化、新型城镇化、新型工业化、数字智能化“四大战略”;“5”就是打造全市创新发展先行区、特色产业集聚区、魅力城市体验区、乡村振兴样板区、宜居宜业新高地“五大目标”,在打造省际毗邻区域中心城市中实现更大作为,为实现经济强、百姓富、生态美的幸福叶集而不懈奋斗。

一是着力壮大主导产业。围绕高端板材、智能家居招大引强,建设1平方公里高端板材园,打造“叶集家居,百年产业”。推进2平方公里开发区科创园一期建设,大力引进精细化工、新型材料等产业,打造“叶集化工,千亿集群”。

二是着力建设特色城区。聚焦中心城区,引导各类资源向中心城区集聚。持续推进城市更新改造,力争完成4000户棚户区改造。实施拥河发展战略,与固始县史河湾试验区“一张蓝图”同规划、同建设,共同打造滨水生态新城。

三是着力打造民生高地。统筹抓好各级各类教育,增强医疗卫生水平,让广大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的优质公共服务。大力推进以综合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,构筑互通共融的基础设施网络。

四是着力推动乡村振兴。做好“农业+生态+旅游”文章,推进现代农业与休闲旅游深度融合。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,引导农村居民向城镇转移。出台鼓励各类人才就业创业的支持政策。围绕特色农业发展,完善基础设施,提高农村“双基”水平。

五是着力强化党的建设。教育引导全区党员干部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、政治领悟力、政治执行力,切实树牢“四个意识”、坚定“四个自信”、做到“两个维护”。精心组织乡村党组织换届,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。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,推动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全面过硬。一体推进“三不”机制建设,实现正气充盈、政治清明。

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

工委书记、管委主任卢俊

打造全市

“工业强市主板、绿色振兴高地”

图片

2021年是“十四五”规划的开局之年、起步之年,六安开发区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打造全市“工业强市主板、绿色振兴高地”的总要求,立足新发展阶段,贯彻新发展理念,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,强力实施经济发展“1234”倍增计划,抢抓新机遇、培育新动能、增创新优势,全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,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。重点做好以下5个方面工作:

一是主攻招商引资“一号工程”。强力实施招商攻坚突破年活动,加强东向对接,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融入长三角、“链上”合肥都市圈,集中资源、集中力量、集中火力攻坚大项目、好项目,全年力争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0个以上、5亿元项目10个以上、10亿元项目4个以上。

二是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。深入推进“精重促”行动,做实“积树造林”工程,建立重大项目建设攻坚机制,实现园区项目“拿地即开工、开工即建设、建成即达产”。重点加快恒大新能源汽车六安生产基地、长江精工智能产业园、美盈森智慧工厂二期等一批大项目建设,推进中财新型建材科技产业园、宜家汇产业园、鹏达纺机二期等项目建成投产。

三是继续狠抓“老树发新干”。实施工业强区“2312”工程,大力开展“五抓五促”,即:抓优质企业做大做强、抓潜力企业提档升级、抓传统产业改造提升、抓低效企业倒逼退出、抓建筑企业集聚成势,推动现有企业转型升级。全年计划新增“四上”企业30家以上;力争实施技改项目60个以上,技改投资增长10%以上。

四是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。抓好高新技术、“专精特新”、科技小巨人等重点企业培育,提高园区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比重。力争全年高新技术企业突破65家,培育认定省、市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6家以上。

五是持续创优园区营商环境。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持续落实“一网一门一次”改革,大力推进创新型智慧园区建设;完成新政务服务中心大厅标准化建设,提升“互联网+政务服务”水平。继续精简办事流程、压缩办事时限,稳妥推进“区内事情区内办”,让企业办事更方便、创业更顺畅。

 

来源:六安发布